卫生级管式换热器作为食品、饮料、制药、生物工程等对卫生标准有苛刻要求行业的关键设备,其密封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生产的效率以及设备的寿命。密封材料的安装是确保其无菌、无泄漏运行的核心环节。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埋下严重隐患。为避免这些风险,以下是安装过程中需要杜绝的常见错误操作。
一、密封材料选择与准备阶段的错误
1.忽视介质兼容性与卫生认证
这是根本的错误。选择卫生级管式换热器密封材料时,仅考虑耐温耐压而忽略其与工艺介质(如酸、碱、溶剂、CIP/SIP清洗剂)的化学兼容性,会导致密封圈溶胀、老化、降解,不仅迅速失效,更会污染介质。需要严格避免使用没有FDA、EC1935/2004、USP Class VI等相关卫生安全认证的材料。
2.使用不正确或不合格的密封件
错误包括:使用尺寸(内径、线径)不匹配的密封圈;误用材料(如将EPDM误当作FKM使用);使用已过期或储存不当(如受热、受压、光照)导致老化的密封件;甚至使用表面有飞边、毛刺、划伤或模压缺陷的次品。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密封失效。
3.清洁工作不到位
在安装卫生级管式换热器密封材料前,未能对密封件、密封槽以及管道法兰接触面进行完全清洁是常见的错误。任何微小的颗粒物、纤维、残留化学品或旧密封件的碎屑留在密封面上,都会形成泄漏通道,破坏密封的完整性,并在卫生级应用中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
二、安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1.粗暴的安装方式
这是导致卫生级管式换热器密封件损伤的主要原因。错误操作包括:不使用专用工具而用螺丝刀、錾子等尖锐物体强行撬入或撬出旧密封圈;在安装过程中过度拉伸或扭曲密封圈,导致其产生变形或内部损伤;以及在将管束装入管筒时,未对中而强行推入,使密封圈被壳体边缘切割或刮伤。
2.润滑不当或使用错误的润滑剂
干涩安装会产生巨大摩擦力,容易损坏密封圈唇边。相反,使用错误的润滑剂(如工业凡士林、黄油或与密封材料不兼容的硅脂)会污染系统或腐蚀密封件。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卫生级、与介质和密封件兼容的润滑剂(如纯化水或专用润滑剂),并均匀涂抹在密封圈和密封槽上,而非过量使用。
3.忽略正确的安装顺序和对中
对于多管程或结构复杂的卫生级管式换热器,密封件(如O型圈、垫片)的安装有严格的顺序要求。错误的安装顺序可能导致某些密封件无法正确就位。更重要的是,在安装管束时,未能确保管束与壳体对中,会导致密封圈受力不均,一侧过度压缩而另一侧存在间隙,从而发生泄漏。
4.螺栓紧固操作不规范
对于法兰连接的密封面,螺栓紧固是关键。常见的错误有:未采用对角交替、分多次均匀拧紧的方式,而是按顺序一次性拧紧单个螺栓,这会导致法兰面受力不均,形成“跷跷板”效应,无法形成均匀的密封比压。同时,避免扭矩过大,否则会压溃密封圈(如垫片),使其失去弹性,或导致法兰变形。
三、安装后检查与确认的疏忽
1.省略压力测试或测试不规范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压力测试(通常先进行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以验证卫生级管式换热器的密封效果。常见的错误是省略此步骤,或使用不当的介质(如含氯离子超标的水)、不正确的压力(过高或过低)和不足的保压时间,无法真实反映密封性能,使潜在泄漏点被带到生产环节。
2.未进行检查与记录
安装完成后,未对安装过程进行回顾和记录,如使用的密封件批号、安装日期、操作人员等。一旦后期出现问题,将难以追溯。同时,在压力测试后,应再次检查所有紧固件扭矩是否因密封圈初始变形而松动,并进行必要的补偿紧固。
总结而言,卫生级管式换热器密封材料的安装是一项要求很高精细度和专业性的工作。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从“微泄漏”开始,演变为影响产品安全、造成生产中断的严重问题。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上述常见错误,是确保卫生级管式换热器实现长期、稳定、无菌、无泄漏运行的根本保障。